1.
有錢人“買”一本護照,曾被視為一種可疑的做法,常在電影中與反派角色聯系在一起。如今時過境遷,這已成為高凈值人士的常規做法。
一位烏克蘭企業家曾說過:“總有事情會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發生,所以如果有機會把第二本護照放在你的抽屜里,你不去拿就太愚蠢了?!?
根據英國律所Henley & Partners的調查,目前至少有兩位數的國家,擁有為購買房產的外國人提供特殊簽證乃至護照的項目。包括美國和歐盟成員國在內的更多國家,正向愿意投資非房地產業務的外國人提供居留便利,這些措施往往可以為最終獲得護照鋪路。這些國家認為,外國有錢人對本國經濟才有意義。
而以加勒比海小島國、南太平洋的瓦努阿圖為首的其他國家,甚至樂意以最低1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本國護照。它們沒有歐美國家的強大吸引力,主打的是自然風光等“享受人生牌”。
《紐約時報》稱,提供護照和居留權已經成為一門大生意,每年估計吸引200億美元的投資。
2.
當然,居留權并不是最終目的,它只是護照的跳板。而各國對如何將居留簽證轉換為護照,都有不同的規定。
比如說,葡萄牙需要等待5年,在此期間申請人只需每年在該國度過一周;西班牙堅持要求10年的等待期;希臘要求申請者通過困難的語言考試,并需要在該國實際生活數年;拉脫維亞還堅持要求申請者學會唱國歌;迪拜據說幾乎從不給予外國人阿聯酋公民身份……
國家會挑人,人也挑國家。挑剔的護照購買者需要考慮價格、每個國家的稅收制度,以及官僚機構的效率。在這方面,多米尼加發放護照的速度最快,土耳其在直接授予護照的國家中速度最慢,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問題。
護照購買者還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,包括有多少其他國家允許他們持新護照免簽入境。這里面的門道很大,對于如今的有錢人來說,“說走就走的旅行”不過是中產階層的小矯情,而方便回國處理企業和家庭事務的工具,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東西。
對于那些還得指著母國賺錢的中國和俄羅斯高凈值人士而言,格林納達護照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。原因在于,持格林納達護照可以免簽進入中國和俄羅斯。
不少業內專家說,據不完全統計,中國有錢人是居留簽證和護照的最大買主,其次就是俄羅斯人。最近,由于渴望避免高所得稅,購買護照的興趣在法國公民中有所上升。而迫切希望在脫歐后保持自己歐盟護照的英國人,對于購買護照的興趣也非常大。
這里面最有意思的,還要屬美國人。在截至2018年4月的5年間,單是在西班牙拿到“黃金簽證”的美國公民就有4327人。據說,美國人想得到他國護照和居留簽證的原因有兩個。
一個原因是,美國是少有的對其公民在全球范圍內的收入征稅的國家,即使公民生活在國外。另一個原因更令人哭笑不得:一些美國人覺得,在世界上的某些地區,如果你在乘坐出租車或公共汽車時被攔下,而你持有美國護照,那可能意味著一張死刑判決書。所以,一些美國人希望有他國護照。
3.
房地產咨詢公司Knight Frank估計,擁有超過3000萬美元凈資產的人士中,有36%擁有第二國的護照。這種趨勢,在亞洲社會特別明顯。
Charlie Smith是紐約房地產公司Concierge Auctions的歐洲顧問,這家公司專門經營價值在200萬美元以上的房地產。Charlie Smith說,簽證的誘惑力是一個重要的營銷工具。他此前在中國和新加坡進行了一系列宣講活動。
Charlie Smith說,自己“明確地”以他的中國客戶數據庫為頂級房產的目標群體,因為中國是葡萄牙“黃金簽證”項目最強勁的市場。數據顯示,一年中有將近5000名中國人使用了該項目,遠超排名第2的巴西,說明葡萄牙語還是沒有鈔票有用。
當高端房地產咨詢公司Athena Advisers去年在其倫敦辦事處為幾個葡萄牙開發項目做宣傳時,聽眾約有20人,他們一邊喝著紅酒、吃著手取食物,一邊大大咧咧地提問,問題除了“黃金簽證”外,還有開發項目的租金收入和投資回報。
另一個已經開始提供簽證項目的國家是巴西。巴西過去曾眼睜睜地看著許多自己的公民,為獲得他國護照將資金轉移至海外。如今,該國正在試圖扭轉這個趨勢,中國有錢人也是他們想要吸引的對象。
正如《紐約時報》所言,富人無國界。
Copyright @ 2019 大同海外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ICP備19085606號
技術支持:聯享品牌網站建設